【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专栏】秋收起义中走出来的开国元帅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11月,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人(今属衡东县荣桓镇)。1924年至1926年在读书期间,作为学生代表组织学生参加了“五卅运动”。1926年回到家乡,开始组织乡村农民协会,高举起反土豪劣绅旗帜。1927年4月,为了追求革命,他到武昌中山大学学习,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7月,他被党组织派往鄂南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参加鄂南暴动。同年秋天,毛泽东到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罗荣桓参加秋收起义。9月19日,在文家市与毛泽东部队汇合。在这里,罗荣桓第一次聆听毛泽东充满睿智的“现在不能攻打大城市,要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的主张。随后毛泽东作出了进军井冈,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决策。

罗荣桓始终是毛泽东的忠实支持者在前往井冈山的路上,罗荣桓根据毛泽东发展党员的要求,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遂川大汾,他第一次在特务连发展了8名党员,请毛泽东带领宣誓,毛泽东欣然同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是把毛泽东部队民主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第一人。他抓部队建设,要求官兵平等,干部率先垂范,始终起着表率带头作用,此外还成立了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账目等,调动了士兵积极性。毛泽东说:“罗荣桓同志在做政治思想工作方面是一个多面手,他不是生搬硬套、生吞活剥,而是栩栩如生,这个同志以后很有可能为我们红军立下更大的功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荣桓在部队积极开展生动的政治思想工作,使战士都能正确理解红军作战要求和目的,从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第四次反“围剿”后,罗荣桓调任总政动员部部长,他带头开展扩红运动,一次扩红达8000余人。毛泽东闻讯后赞扬罗荣桓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招兵买马,在这点上,罗荣桓同志做得比较好,也比较成功。

长征期间罗荣桓仍然积极给红军做思想工作但这一时期,做思想工作是十分艰苦的,但是罗荣桓以苦为乐。为了组织好部队,罗荣桓忙前忙后,夜以继日。在爬雪山、过草地中,他总是把自己的小黑骡子让给伤病员,把自己的食粮送给战士。

新中国成立以后,罗荣桓出任第一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4年中央决定实行军衔制。当得知准备提名授予他元帅军衔,罗荣桓恳请不要授予他元帅军衔。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3年12月16日晚罗荣桓病逝。他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逝世的一位。

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十分悲痛,他亲自参加了罗荣桓追悼大会。这是毛泽东建国后军内仅参加的两个元帅的追悼大会之一。他还专为罗荣桓赋诗一首:“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供稿人: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王宝山

作者:王宝山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