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之信仰的力量之三十四:甘泗淇:踏实负责的“质朴将军”


甘泗淇,原名姜凤威,1904年12月21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沩山区南竹山村。1924 年在宁乡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长沙的湖南政法专门学校(后改为湖南大学)读书,其间参加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5 年,甘泗淇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春,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正式把“姜凤威”的名字改成“甘泗淇”。

1930年,甘泗淇回国后去往上海,在中央秘书处负责文字翻译工作。1931 年 1 月,与王首道一起被派往湘赣苏区工作,王首道任湘赣省委书记,甘泗淇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同年5月,甘泗淇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对入侵苏区的国民党公秉藩师的反击。

1932 年,甘泗淇任湘赣军区政治委员兼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1933 年,因拒绝揭发王首道、张启龙所谓“右倾错误”,甘泗淇被指责肃“AB”团不积极,撤销了在红军中的职务,调到地方任湘赣省委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兼国民经济部部长。

1934年8月,甘泗淇任红六军团十八师政治委员,率部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10月,调任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由于中央代表夏曦执行王明“左”倾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红二军团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重重困境中,甘泗淇全力投入到党组织的重建工作中,努力搞好部队的思想教育,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帮助指导各师、团先后建立了政治机关,配齐了营、连政治干部。他还请求从红六军团选调一批干部,到红二军团担任各级政治委员或从事政治机关工作。

红二方面军长征通过藏区时,藏民们因为对红军不了解,大多弃家逃到深山老林躲藏了起来。而此时,红军又急需粮食。二方面军首长决定: 部队可以收割地里的庄稼,但是一定要按市价付钱。甘泗淇却不由得担心:藏族老乡家中无人,部队又面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发生违犯群众纪律的问题呢?他一方面向部队和官兵重申,收了庄稼要付钱,“找不到主人也要付钱,决不能因为主人不在家就少付钱,不清楚市价宁可多付一点。”另一方面在部队继续前进之前,亲自带人到一些躲出去的藏族老乡家检查群众纪律。看到各家各户的确有部队留下的钱和条子,条子上除详细写明割了多少庄稼、付给多少钱以外,还写了向藏族同胞致谢的话,甘泗淇才满意地离开。

长征中,红二方面军是最后过草地的部队,在筹集粮食方面遇到的困难也就最大。进入草地后没几天,粮食就吃完了,整个方面军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甘泗淇把自己那份口粮全都拿出来分给了伤病员,自己选择靠野菜充饥。每到一个宿营地, 他顾不上休息,抓紧时间带领政治部机关的同志们四处寻找野菜。可是能吃的野菜几乎被前面过草地的部队吃光了,他就试着吃那些不知名的野菜。这样的试验是很冒险的,万一中毒,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很难抢救。但甘泗淇不听同志们的劝阻,总是执意由自己先尝。当证明一种野菜确实是无毒的后,他会高兴得像个孩子,马上拟出电报稿,详述此种野菜的形态,交电台迅速发往各部队,通知指挥员尽快派人采集。甘泗淇冒险尝野菜的事在部队传开后,战士们都深受感动。

1936 年6 月上旬和6 月底,红二、红六军团先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随后集中于甘孜附近。7 月5 日,遵照中革军委命令,红二、红六军团和由原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改编的红三十二军,共同组成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甘泗淇任政治部副主任。任弼时对甘泗淇评价很高,称赞他说:“甘主任是个忠诚的同志。”


作者:张薇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