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1910年5月1日生,浏阳人,幼名李华初,参加革命后曾用名李朴、李白,化名李霞、李静安。1927年9月,李白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1年6月,在红四军任职的李白被派到红军总部参加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红五军团第13军担任无线电队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李白随红军踏上了万里征途。李白所在的红五团是全军的后卫,是由报务员、机务员、运输班和监护班共100多人组成的无线电队,带有收发报机和各种器械。由于无线电队任务艰巨,行动困难,上级特配给李白一匹马,可他从来不骑,专门用它驮电台或伤病员。李白常对无线电队队员说:“电台是全军团几千人的耳目,是与总部联络的主要通讯工具,我们要视电台重于生命。”于是,“电台重于生命”便成了无线电队的行动口号。
1935年3月下旬,李白率领无线电队来到了贵州茅台镇附近。一天下午3点多钟,报务员刚向红军总部拍发完一份急电,突然,山顶上的防空哨兵发出了紧急的防空枪声。一眨眼的功夫,两架敌机已飞临上空。
“快分散隐蔽,保护好电台!”李白急促地命令道。他和队员迅速将电台隐藏到事先挖好的防空壕里,可是敌机依旧在盘旋,而且越飞越低。
“糟了!准是天线杆子暴露了目标,要不飞机怎么老在头顶上盯着不走呢!”李白皱着眉头,两眼盯着在上空横行的敌机,自问自答道。话音未落,敌机扔下的炸弹在近处爆炸了,防空壕上的草棚震得嘎嘎作响,泥土唰唰直落。当大家拍打身上尘土的时候,李白急从防空壕里一跃而起,趁着炸弹爆炸时起的浓烟,冲到天线杆旁,狠狠两脚,将它踢倒在地。此时,敌机忽然向李白俯冲下来,密集的枪弹倾泻在他周围,坡石上迸发出火花。李白趴在地面上,时不时地变换位置,躲避着枪弹。
敌机狂乱扫射一阵后,飞到山后去了。
1935年4月,红军由贵州向云南进军。为了摆脱敌人,有一天,部队强行军,走了140多里路。一到宿营地,无线电队队员连脚也没洗就倒下睡熟了。
到了宿营地要保证洗脚,这是部队的规定。因为长途行军,到了宿营地若不用热水洗脚,活活血脉,第二天要想走路就很困难。李白没有睡,他烧好热水,然后将一盆热水端到背电台的战士小黄身边,推着熟睡的小黄说:“小黄!小黄!洗完脚再睡吧。”小黄睁开疲乏的眼睛一看,原来是政委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顿时睡意全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接着,李白又为睡得正香的运输员王茂喜端去了热水。王茂喜挑着几十斤重的电台器材走了一天路,又困又乏,鼾声像打雷似的。李白叫了好一会,他只翻了个边,又呼噜噜地睡了。李白见他睡得那样甜,便放下水盆,动手给他脱草鞋。这时,恰好炊事员老何也端着一盆水走过来,一见政委蹲在那里给王茂喜脱草鞋洗脚,几步迈到跟前,放下盆子,照着王茂喜的屁股“啪,啪”就是两巴掌,嘴里还嘟嚷着:
“你这家伙,像话吗?还不睁开眼看看,是谁在给你洗脚啊?你也太会享清福啦!”
王茂喜被老何连打带训地弄醒了,眨巴着布满血丝的两眼,一屁股坐起来,傻乎乎地望着政委呆笑。
“老何,不要这样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再说老王挑那么重的东西,真够辛苦了!”李白打断了老何的训话。老何点了点头,也蹲下来帮王茂喜脱下了另一只草鞋。李白看着他笑了。
在李白的模范带领下,无线电队把电台看得比生命还重,电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顺利地完成了长征途中的上下通讯联络任务。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派李白到上海建立电台,使上海党组织与延安党中央保持了密切联系。解放战争时,通过李白的电台,华东地区诸多重要情报都及时地传到了延安。由于叛徒出卖,1948年12月,李白被敌特所抓,电台被毁。在敌特使尽办法无法从李白身上获取有用情报后,1949年5月7日,将李白秘密杀害在浦东戚家庙。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以李白为原型所创造的。2009年9月,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