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修大学旧址
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74号。湖南自修大学旧址(船山学社)始建于1875年,最早为曾国藩祠,1914年刘蔚庐(人熙)联合社会进步人士,在祠堂创办船山学社,以研究和发扬王船山的思想。
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回到长沙后,在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同时,为了培养党的干部和掩护革命活动,于同年8月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毛泽东任教务长。
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为党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曾在此学习和教书。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号召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革命实践。1938年建筑毁于文夕大火,1954年在原址复建。1972年9月公布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夫之相关著作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位于长沙中山东路北侧,为一座单层三进四合院舍。清光绪年间为曾国藩祠,辛亥革命后,湖南一些文人学士,为研究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的学说,在此建立“船山学社”。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学员最多时达200余人,为党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曾在此学习和教书。学校采取自学为主,兼以共同研究、教师辅导的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号召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革命实践。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毛泽东住房
1921年7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后在这里居住。在此期间,他组织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他还与在船山学社内做木工的任树德多次交谈,了解长沙泥木工人的情况,引导任树德走上革命道路。建立中共湖南支部后,毛泽东从这里搬到了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住房里的陈列还原了当时的环境,这里摆放着书桌、木椅、书架、藤椅、茶几、床等物件,朴素简洁而又井井有条,由此可以感受到当时奋发向上的学习与工作氛围。
会客室
船山学社是中共湘区委员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各地党的负责人经常来此联系和汇报工作。1926年冬,湖南省农民协会曾借用了船山学社的部分房屋办公。1927年“马日事变”时,农民协会办公室遭到捣毁。墙上悬挂的是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旗。
何叔衡住房
何叔衡1920年担任船山学社社长。他与毛泽东共同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和中共湖南支部,并担任过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主事。1921年到1923年11月他在此居住和办公。有时,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秘密会议也在这里召开。
贺尔康的日记
贺尔康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好学多思,不满私塾教育。1922年他离家出走,到长沙求学,经毛泽东介绍,进入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读书(后来转入湘江学校)。因家中无钱供给,他坚持半工半读,甚至在校寄宿不寄餐,每天自己用罐子熬粥充饥,并以此为乐。他在日记中表示,读书不是为了做官弄钱,而是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