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专栏】秋收起义中几位主要军事指挥官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本文仔细梳理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毛泽东以外的8名主要军事指挥官,即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钟文璋、第二团团长王新亚、第三团团长苏先骏、第四团团长邱国轩、三湾改编后第一团团长陈浩等人的人生简历,力图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深深感悟革命的艰难和复杂。

卢德铭

秋收起义总指挥。四川自贡人,生于1905年。1924年被破格录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队,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前,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秋收起义中担任总指挥。起义部队原计划夺取长沙,后因双方力量悬殊,各起义部队先后遭到挫折。此时,党内出现意见分化,一方面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另一方面毛泽东提出改变攻打长沙、转向山岭中进行武装割据的主张。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带领部队上井冈山23日,起义部队行进至江西芦溪时受到敌人伏击,部队损失严重。为掩护部队前进,卢德铭挺身而出,带领一个连抢占高地阻击敌人,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壮烈牺牲。毛泽东在他牺牲后赞道:“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2009年,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余洒度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湖南平江人,生于1898年。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起义受挫后,仍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不同意毛泽东“上山”的意见。他的意见被否决后,勉强跟随毛泽东到达井冈山。10月中旬,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脱逃部队。1929年10月辗转来到上海,对革命逐渐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最后脱离党组织。1931年11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投敌。1933年,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后因利用职权贩卖毒品,1934年,被蒋介石亲自下令将其枪决。

余贲民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湖南平江人,生于1888年。1909年考入湖南新军四十九标军官学校1922年,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收起义爆发后,第一团在攻打平江时,第四团邱国轩部叛变,余贲民立即赶赴前线,集结被打散的部队退向修水,并派人将情况报告毛泽东。文家市会师后,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余贲民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干将。三湾改编将原来的三个团缩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余贲民为副团长。1932年12月,余贲民在一次战斗中负伤。1933年4月9日,因伤势恶化,在江西省万载县小源红军医院去世,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钟文璋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湖南益阳人,生于1903年。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毕业后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科员、宣传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排、连长等职秋收起义中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率部从江西修水向湖南平江长寿街进军,路过金坪时遭叛军邱国轩部伏击,部队损失惨重。钟文璋也随后失踪。

王新亚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江西安福人,生卒不详。中共党员,黄埔军校毕业。1927年7月,作为主要领导人组织永新暴动随后,宁冈、安福、莲花和永新四县农军组建成赣西农民自卫军,王新亚任总指挥,袁文才、王佐、贺敏学任副总指挥9月初,参加了张家湾召开的重要军事会议。会上,王新亚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当毛泽东提出“倘若暴动失利往哪里退”的问题时,王新亚建议,万一失利,就退到井冈山袁文才、王佐那儿去,并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从此,“井冈山”三个字深深扎进了毛泽东的脑海。9月10日,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在先后攻占醴陵、浏阳的大好形势下,王新亚产生轻敌麻痹思想,未及时撤出浏阳,起义军严重失利,人枪大部损失,王新亚一时心灰意冷,带领数人携枪械离队,后失踪(多数史料如此记载)。1932年9月在湘赣边界的战斗中牺牲(此为笔者于2017年8月27日赴江西萍乡张家湾秋收起义安源军事会议旧址,参观陈列室时所得一说)。

苏先骏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湖南浏阳人,生年不详。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先后担任过北伐军连长、浏阳县工农义勇队队长等职,1927年率工农义勇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第三团团长(该团也是秋收起义中毛泽东自始至终直接指挥的团)。起义失败后,苏先骏贪图安逸,旧军官思想作风严重,反对毛泽东提出的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中途离队。1928年初由中央派遣到岳州,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长。同年3月在长沙被国民党密探逮捕,随即自首叛变,出卖了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郭亮,直接导致郭亮被捕牺牲。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攻占长沙,苏先骏欲再次投机革命被识破,8月2日被公审处决。

邱国轩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生卒籍贯不详,出身军阀部队。秋收起义前夕,所部被余洒度收编为起义部队的第四团,随同师部和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发动起义。由于起义部队忽视了对邱部有效的思想改造和组织改造,导致在攻打平江长寿街时,邱部发生叛变,从侧后对钟文璋率领的第一团发动突然袭击,导致起义力量严重受损,退向浏阳。此后不久,邱部被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收编为保安团,留驻平江,围剿罗纳川、涂正坤率领的中共平湘浏游击队,结果反被游击队偷袭团部生俘,1928年被公审处决。

陈浩

三湾改编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湖南祁阳人,生年不详。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收起义失败后的三湾改编将工农革命军缩编为一个团,陈浩出任团长。11月,率部攻占了湘东的茶陵县城。进城后,陈浩迷恋起吃喝玩乐的生活,受到了前委与留在井冈山养伤的毛泽东来信的严厉批评。陈浩却并没有接受批评。相反,他与副团长徐庶、参谋长韩昌剑、一营营长黄子吉等人串通,妄图背叛革命,去投正在湘南桂东的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长方鼎英。幸好被毛泽东及时发现,派人将部队追回。当晚,毛泽东召开了部队营以上干部的紧急会议。会上,前委委员宛希先、何挺颖、二营营长张子清等用事实与证据揭露了陈浩等人叛变投敌的阴谋,前委决议将陈浩、徐庶、韩昌剑、黄子吉等人撤职审判。12月底,陈浩等人在宁冈砻市被处决。

以上8名参加秋收起义的主要军事指挥官中,卢德铭、余贲民2人成为烈士,钟文璋、王新亚2人失踪,余洒度、苏先骏、邱国轩、陈浩4人叛变,可见革命的起步是何等艰难,参加革命的人员是多么的复杂。在布满荆棘的个革命道路上,有人胸怀远大的革命理想,有着坚定的革命目标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最终成为革命的殉道者,为后人永远缅怀;有人随波逐流,革命目标并不明确,革命意志也不够坚定,遇到挫折就容易丧失信心,脱离革命队伍;甚至有人完全是为了改变个人命运,投机革命,哪有好处哪里钻,最终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人民的敌人。

供稿人: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吉建良

作者:吉建良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