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专栏(七)【只有坚持生产,才会对人民有利】

1949年5月7日,刘少奇在视察天津碱厂之后,于下午乘车抵达唐山市。当晚,他就邀请驻开滦煤矿军代表王林、王涛江来汇报煤矿生产和工人生活情况。

开滦矿务局是中英合办的大型煤矿,自唐山解放后,中央十分关注,迅即派遣了军代表进驻矿山。当军代表汇报到英方主管试探政府是否接收开滦、何时接收,并提出停产的无理要求被军代表断然拒绝时,刘少奇点头赞许说:对!就是要拒绝他这个无理要求。刚刚开过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在城市工作中,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诚心诚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和我们合作的自由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恢复和发展生产。开滦这个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为了国家,为了工人的生活,必须坚持生产。这一点也务必向工人讲清楚,这不是为中外资本家生产,而是为自己的国家生产,只有坚持生产,才会对人民有利。

 

“你们进矿后,工人情绪怎么样?生活怎么样?”无论到哪里视察,刘少奇总是关切群众的情绪和生产、生活状况。

“工人情绪还可以,但由于资方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工人生活极度恶化,很多工人饿着肚子下井,以至晕倒在井下,使得生产每况愈下。”军代表满脸愁容地回答着刘少奇的询问。

“这不行!要督促资本家想办法给工人开工资,要解决工人生活的问题。”刘少奇果断地说。

为了开滦煤矿的全面恢复和发展,刘少奇当即指示:第一,要依靠工人阶级办好开滦,要监督资方按时给工人开支。同时,又要向工人讲清楚我们的困难,发动工人同我们一道克服和战胜困难;第二,对待中外资本家要讲究策略;第三,开滦的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解放后的开滦,已不再是英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开滦,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已经被剥夺。开滦不同于一般的私营企业,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军代表要对开滦实行监督生产,要置开滦于国家监督之下,开滦的生产计划、产品分配、价格政策、材料供应要遵循国家方针办事。总之,要推动资本家生产。只有维持生产,开滦5万职工的生活才有保障。

为此,刘少奇还指示华北贸易公司要每月以相当于15万袋面粉的食物换取开滦的煤炭,用以维持职工生活;银行向开滦贷款,以支付拖欠的职工工资;政府采取以现款购煤、以杂粮或坑木换煤的办法,帮助开滦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第二天,刘少奇请来各矿工人代表座谈。座谈中,工人代表和军代表都谈到了矿山包工大柜的问题。所谓包工大柜,是开滦煤矿带有封建剥削色彩的包工组织,有的还与国民党特务勾结,打骂残害工人,收买工程技术人员假填图纸,破坏资源。工人群众都强烈要求取消包工大柜,减少中间剥削,要求新成立工人自包生产合作社,以取代包工大柜。

 

刘少奇听了,点头赞同说,自包生产合作社是工人和矿方之间的枢纽和桥梁,可以调整劳资关系,原有资方给包工大柜的好处,同样给予生产合作社。他指示唐山先搞一个成立工人自包生产合作社的方案,广泛征求工人意见,大多数工人赞成后再试行推广。他殷切地对工人代表说:开滦的事情,横竖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自己拿主意才是。你们组织起来以后,要努力排除生产上的障碍,推动资本家维持生产,无论如何要把开滦的事情办好才行。

刘少奇了解到,刚刚解放的开滦煤矿区有不少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旧职员。其中的中下级职员热情很高,但高、中级职员中,有少部分人不相信共产党能管好城市,办好工业。他们对共产党既害怕又有抵触情绪。另外,由于他们薪金较高,工人对他们有成见,认为他们是剥削阶级。

为了解决好正确对待职员的问题,刘少奇认为,首先要做好军代表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克服“左”的认识。他说:职员待遇虽高,也是靠薪金生活,他们是脑力劳动者,因此他们也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对于高、中级职员加入工会,如果工人有意见,要向工人做工作,要团结他们一道发展建设开滦。

随后,在河北省冀东区党委扩大干部会上,再一次郑重地提到了对待职员的问题。他说:职员也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是革命队伍先锋之一。但也要看到他们思想上有不少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观点,要进行思想教育。

既然职员是属于劳动者的范畴,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团结和使用他们,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要注意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改造,纠正他们盲目崇拜洋人和轻视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针对开滦矿使用英文而不用中文的问题,刘少奇特地找来驻矿军代表和有关的职员,提出矿区行文废英文改中文。他激动地说: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不准使用中国语言?民族自尊心哪里去了?煤矿是在中国土地上开设的,要使用中文,不能让多数中国人服从少数外国人!

刘少奇关于职员问题的指示,促进了职工队伍的团结,调动了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开滦矿区的广大职员,经过党的培养教育,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有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担任了重要领导工作。他们在开滦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5月10日,刘少奇还到了远东最大的洗煤厂林西矿视察。他仔细察看工厂的设备,详细询问煤质、生产成本、洗出的煤能炼什么钢、洗剩下的物质能不能再利用等情况。他还察看了电厂、绞车房和四号井天桥,与正在工作的及前来迎接的矿工们亲切握手,关切地询问着工友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全国解放前夕,刘少奇可谓日理万机,军务政务繁忙。在这种情况下,他亲赴唐山,用了4天时间来解决开滦问题,这对于稳定矿区、稳定唐山,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支援正在进行的全国解放战争,无疑起到了助推器、稳压器的功效。

 

作者: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