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谢觉哉和一些老同志被安排在中央直属队随军长征。
长征路上,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肆虐,加上饥寒交迫,行军十分困难。红军不但要行军作战,而且要筹粮筹款,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谢觉哉当时已是50岁的人了,但他从不要特殊照顾。组织上分配他一匹马,他经常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一道跋山涉水。他说:“这样做,心里才踏实。”
谢觉哉本就体弱多病,而长征路上环境又特别艰苦,患病是常态。有一天,已行军80多里,眼看快要到达宿营地。一路行军的钱希钧见谢觉哉坐在路旁,脸色憔悴,便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这两天受了寒,两腿无力,歇一会再走。”钱希钧摸了摸他的头,发现他正在发高烧,便要去请医生。谢觉哉连忙阻止说:“不要去,药非常紧张.要留给重病号和伤员同志用,我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歇一会就会好的。”
1935年1月中旬,红军到达遵义,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遵义会议。当时毛泽东他们在楼上开会,谢觉哉在楼下的一间房子里打摆子。但当听说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时,谢觉哉顿时精神振奋,不顾病魔缠身,以惊人的毅力爬起来又坚持行军。
红军过草地时,给养更加困难,没有米和面,更没有油盐,有时连找野草充饥都很费劲。而青棵,已算是最好的粮食了。但青棵不磨成粉是难以下咽的。在红军路过的一些地方,由于反动派造谣,群众不了解红军,把家里的磨子藏起来,红军在沿途有时难以到磨子。水煮的青棵,对年迈的谢觉哉而言,咽不下,也难消化。他只得把自己分的那份领回后炒熟焙干,边行军,边慢慢咀嚼。由于营养跟不上,谢觉哉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红军到达阿西后,一天,谢觉哉高兴地找到曾三,递给他一个小包。曾三把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小块牛肉。曾三忙问这牛肉是哪里弄来的?谢觉哉道:“这是毛主席送的。毛主席说我身体虚弱,给我补补身体,而他自己又累又瘦了咧!他身上的担子加重了,更需要补养啊!开始我不要,毛主席硬要送给我。”
曾三听后说:“你身体不好,补补身体也是应该的。”谢觉哉听后对曾三说:“我需要补一补,看你,也需要补补啊!来,曾三同志,在你这里煮熟,我们分享吧!”在那艰苦的岁月,一小块牛肉,毛主席送给谢觉哉,谢觉哉又硬要与战友共享,他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别人。
一次行军中,谢觉哉又病了。只见他脸色苍白地坐在路旁,眼睛微闭,随队行医生见此情况非常着急,先给谢觉哉吃了点药,然后想给他喂点干粮。结果医师发现他的干粮袋圆鼓鼓的,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分给他的那点有限的口粮基本上未动。行军的同志说:“谢老在行军中,经常忍饥挨饿,吃草根树皮充饥。分给他的那点口粮老是舍不得吃,他背着口粮行军,饿着肚子走路。他说要把节约下来的粮食,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伤病员和战士们吃。”
不久后的一天,行军途中,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身上被雨淋得湿透,而四处又无人烟,大家又饿又冷。见此情况,谢觉哉连忙把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干粮,全部拿出来分给伤病员吃。大家望着年迈体弱的谢觉哉,谁都推让不吃。谢觉哉着急地说:“现在还推么子啰!‘动口三分力’,快吃吧!”
长征途中,不仅充满艰难困苦,而且随时有着牺牲的危险。但谢觉哉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充满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茫茫的草地上,每当夜幕降临,谢觉哉就与战友们谈笑风生。有天晚上,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他有声有色地讲述了李自成的故事。他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有几次都几乎全军覆灭,但李自成和他的农民兄弟们,坚定信念,敢于斗争,克服困难,几次拉起队伍继续奋战,最后终于打进了北京城,吓得崇祯皇帝一个人仓皇逃到煤山,在一棵树上上吊自杀了。”
1935年1月,谢觉哉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谢觉哉在回忆长征时说:“我是幸运地参加了长征的人,现在回想起来,有很多事值得回味,但回味的已不是苦而是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