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任穷故居

宋任穷故居

宋任穷故居位于浏阳市葛家镇,又名“咸恒泰”。宋任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故居是宋任穷同志童年、少年时代学习和成长的历史见证,设有宋任穷同志生平陈列室,通过展板、图片及文物资料,展示了宋任穷同志革命的一生。故居2019年3月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2020年3月被列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宋任穷同志简介

宋任穷(1909年—2005年),原名宋韵琴,曾用名宋绍梧,湖南浏阳人。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宋任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青年时代的宋任穷

1922年,宋任穷考入金江高小学习。金江高小聚集着陈昌、夏明翰等共产党员和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是浏阳西区革命的摇篮,宋任穷受他们的思想影响,刻苦学习,为他后来正式走上革命道路,承担革命重任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26年6月,宋任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党。1926年秋天,冲和区农民协会成立了,宋任穷当选为委员长,投身于农民运动,带领农民兄弟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在斗争中接受革命的洗礼和锻炼,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宋任穷被分配到军队工作,随部出征,从此离开战斗中的家乡。8月宋任穷被派去南昌,见到了在指挥秋收起义的毛泽东,这是宋任穷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宋任穷随毛泽东的部队一路上井岗山,部队在到达之后进行三湾改编。

抗战时期的宋任穷(左二)

1938年3月,宋任穷率骑兵团和一个独立支队奔赴冀南,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1942年至1943年,是冀南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日军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扫荡”“合围”,抗日根据地被严重分割。当时,除了战斗频繁激烈外,还遇上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先是百年不遇的旱灾,白花花的盐碱地颗粒无收,旱灾又伴随着虫灾,冀南地区500多个村的庄稼全被蝗虫吃掉。日军还放水淹地,造成水患。在这样的情况下,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更加艰苦卓绝。没有食盐,大家就把盐碱地面的硝盐刮起来,放在缸子里加水熬了当盐吃,苦得难以下咽。没有粮食,任穷就带领军民开展生产自救,他和战士们一起拉犁耕地,8个人拉一张犁,每天耕3亩地。他身体不好,累得一再吐血,一条腿前面全烂了,但他仍坚持下来。正是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宋任穷率领干部战士和冀南人民咬紧牙关一起渡过最艰难的时期。为此,冀南老百姓亲切地给了他一个称呼:“咬牙干部”。

宋任穷(左一)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954年,宋任穷同志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宋任穷协助罗荣桓同志主持军委总干部部的日常工作。在选调优秀干部建立和充实解放军各总部和军、兵种机关,组建各类军事院校,安排大批干部转业复员支援国家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干部管理法规,特别是在建立军衔制度和颁发勋章、奖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5年9月,宋任穷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9月,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宋任穷当选为中央委员。

(图为1955年在天安门城楼,左起:宋任穷、邓颖超、陈赓、肖劲光。)

宋任穷在职工大会上讲话

1956年11月,宋任穷同志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事业大规模建设时期的主要领导者。宋任穷团结部党组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原子能事业发展方针和规划,组建原子能事业领导机构,选拔使用大批优秀干部、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为原子能事业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宋任穷经常深入到地质队、矿山、建设工地和研究所,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全面推进了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宋任穷坚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始终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重视建立中国自己的核科研基地和工业体系,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科技人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平稳有序地实现全面自力更生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宋任穷在东北局全体会议上讲话

1960年9月,宋任穷任东北局第一书记、沈阳军区第一政委。在东北局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及对东北局“工业支援全国,搞好农业,加强国防”的指示,率领东北三省省委,努力工作,精心组织,周密筹划,恢复生产,度过难关。在全国各项重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他受周恩来同志委托亲赴鞍钢,多次组织保钢夺煤会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支援全国的任务。他注重调查研究,每年以大量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遍了东北三省一百多个县。他十分注重抓典型,善于运用典型经验指导工作。他积极支持和推动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推广大庆油田经验,努力支援“三线”建设。他高度重视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在他的领导下,东北三省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到1965年出现了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良好局面。

宋任穷视察航天某基地

文化大革命”中,宋任穷同志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宋任穷刚正不阿,坚持真理,对党的信念毫不动摇,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崇高气节。

1977年10月,宋任穷同志任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宋任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部党组成员,制定了全盘工作安排和部署。深入揭批“四人帮”,积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拨乱反正,大胆平反冤假错案,最广泛地团结干部群众,同时狠抓恢复科研生产秩序,调整各级领导班子,落实科技干部政策,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了派性,增强了团结,使七机部的各项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作者: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