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
成立100周年
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继续推出
“工运城市接力迎百年”
线上宣传展示活动
走过
广州
今天我们的工运城市之旅
来到第三站
长沙
长沙,这片红色热土
孕育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燎原星火
多少英雄志士为了追求革命真理
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
谱写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工运史诗
湘江西岸
蓊蓊郁郁的岳麓山
有座数米高的塔形墓碑
周围松柏蔚然
墓表庄重雄伟
“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
长眠于此
黄爱、庞人铨墓
黄爱(1897-1922)与庞人铨(1898-1922),两位出身寒微的湖南青年,早年同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分别就读机械科与染织科。毕业后,黄爱辗转京津沪追随李大钊、陈独秀探索救国之路,庞人铨则历经工厂技工、回乡创业、参军等生涯。1920年,两人因共同的革命理想在长沙相遇,黄爱受毛泽东启发投身工运,庞人铨受其《告工友书》感召毅然来援。
他们于1920年11月创建湖南劳工会,一年多时间,会员人数壮大到7000人,成为拥有包括纺织、机械等21个工团的劳工组织大联合。在毛泽东的引导下,他们摆脱无政府主义影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使劳工会成为中共领导的工运先锋。1922年1月,在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中,他们领导湖南第一纱厂罢工斗争。1月16日谈判期间遭军阀赵恒惕逮捕,次日被秘密枪杀于长沙浏阳门外,于25岁的青春年华双双壮烈牺牲。
黄爱、庞人铨殉难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引起广大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毛泽东在长沙两度主持追悼会,迅速把湖南工人运动和群众斗争推向高潮。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将1月17日定为黄爱、庞人铨殉难纪念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赞誉两人为“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李大钊著文说:“黄、庞两先生用他们的血,为我们大书特书了一个新纪元。”他们用生命点燃了工运星火。
沿着湘江畔继续向北前行
就来到了望城区铜官街道郭亮村
书堂大道旁,山丘起伏下
郭亮文化园便坐落于此
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见证了郭亮同志的
英勇事迹和奋斗历程
在保护传承发展中弘扬工运精神
让铜官窑火生生不息
郭亮(1901-1928),原名靖笳,湖南长沙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1922年,23岁的郭亮开启工运生涯。在粤汉铁路岳州站创建湖南首个铁路工人俱乐部;1923年在铜官领导陶业工人抗税斗争,建立中共铜官陶业工人支部,成为湖南省建立最早的党的基层组织之一;1926年任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时,首创工人武装纠察队,撰写湖南工运理论文献。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代理湖南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斗争。
1928年3月,郭亮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刽子手留下“善抚吾儿,以继余志”的绝笔后英勇就义。头颅被悬挂示众时,鲁迅愤然写下“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的”以彰其志。郭亮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为湖南工人运动开辟道路。
文化园内的郭亮烈士生平业绩陈列室,珍藏着众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了郭亮烈士短暂却光辉的一生。庄严肃穆的红色文化广场上,浮雕壁画和历史场景还原,全方位展现了郭亮在湖南工人运动中建立的卓越功勋,以及工会组织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如今,郭亮文化园已成为人们接受红色教育、感受工人阶级伟大斗争历史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长沙宁乡市花明楼
距韶山冲毛泽东同志故居30余公里
一座庄严肃穆的铜像静静矗立
似微笑,似沉思
满怀沧桑地遥望远方
仿佛在为工人阶级指引方向
这里便是中国工人运动领袖
刘少奇同志的纪念地——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1922年9月14日,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组织领导下,震惊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1.3万余名路矿工人与路矿两局斡旋5日,取得了“未伤一人,未败一事”的完全胜利。随着路矿工人运动的发展,安源路矿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到1925年1月,党员发展到230人。刘少奇以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刘少奇与路矿当局谈判复原场景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其中,纪念馆内的刘少奇工运历程专题馆详细展示了刘少奇同志领导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展厅通过大量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和多媒体展示,再现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壮丽场景:矿工们高举“为自由而战,为工人权利而战”的标语,展现了工人阶级团结一致的力量。
庆祝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大会会场
刘少奇工运历程专题馆内部
开福区八一路旁的清水塘畔
一幢红瓦黄砖的建筑
隐在层叠的树影中
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
它正静静诉说着
长沙工人运动的峥嵘岁月
1920年11月,湖南党组织在清水塘成立,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此开展工人运动,点燃了长沙工人觉醒的火种。
1922年9月9日,粤汉铁路大罢工爆发,此次罢工由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党组织策划,郭亮等人直接组织,联合铁路工人千余人参与,抗议当局克扣工资、虐待工人。罢工历时15天,最终迫使铁路局接受增加工资、开除恶霸工头、承认工会合法性等条件,并释放被捕工人。此次胜利推动了同年11月粤汉铁路总工会成立,成为早期工运重要成果,为后续全国工人运动积累了经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人阶级中的影响力。
作为峥嵘岁月的记录者,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以珍贵文物、历史影像和场景复原为载体,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长沙领导工人运动、开展革命斗争的壮阔历程。
馆内有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毛泽东塑像广场、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大楼等景点,既是追寻红色记忆的“活教材”,也是传承革命精神的教育基地,深刻诠释了长沙作为“革命摇篮”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长沙工人运动史
是一部英雄志士
不屈不挠、赴汤蹈火的奋斗史
今日长沙
正以燎原之势
接力百年工运精神
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