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老师曾任长沙县文献委员会主任

12月27日上午,湖南省社科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正处级退休专家刘国强先生专程到访长沙县史志档案局,惠赠《湖南佛教寺院志》《释敬安与湖南》《纪念胡汝霖先生(1865~1949)》三本书,交县档案馆珍藏。这三本书中,前两本由刘国强本人担任总纂,后一本是他力荐胡汝霖先生的嫡孙胡君履编写的。在赠书仪式上,刘国强先生重点介绍了《纪念胡汝霖先生(1865~1949)》一书。据他讲述,胡汝霖先生是清末进士,曾在安徽多个县担任知事,民国初年投身教育事业,做过毛泽东的历史老师,晚年任长沙县文献委员会主任,主编长沙县志。将该书赠予长沙县档案馆,这是胡氏后人的愿望。他还特意在扉页上题写了一段文字:“我曾经力荐君履先生编写此书,书成后逝世。遵遗嘱赠长沙县档案馆保存。汝霖先生曾作过民国时期的长沙县志编纂主任。”

该书共分为“胡汝霖先生传略”、“胡汝霖先生年表”、“胡汝霖先生遗作钩沉”、“千秋情谊,书为纽带”、“刘国强先生致胡氏后人的信”、“胡氏家族成员一览表”、“胡氏部分后人简况”、“后记”八个部分。翻阅此书,乃知胡汝霖先生字鞠生,号莪园,晚年自号莪叟。祖籍长沙县,出生于东乡春华山七里冲(今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胡氏故居和墓地都在这里。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后补中书,升侯补道,先后任安徽合肥、阜阳、桐城、当涂等县知事十余年,清正廉明,颇有政声,在灵壁县的名宦寺内供有他的禄位牌,卸任时百姓张万民伞为其送行。辛亥革命时曾通电响应革命,后弃官回乡,1947年任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长沙县文献委员会主任,尝主编长沙县志。

而胡汝霖先生一生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他与毛泽东的忘年之交,该书“千秋情谊,书为纽带”一节中有详细的记述。民国初年,胡先生弃官从教,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一中)任历史教员,邂逅了青年毛泽东。他对毛泽东十分赏识,慨然以一部《御批通鉴辑览》相赠。毛读此书后大受启发,并由此作出了退学自修的决定,立志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半年后他再考入第四师范(又并入一师),机缘巧合,又与胡先生相遇,两人成为忘年之交。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同斯诺谈话时,曾提到他在一师读书时,老师赠其《御批通鉴辑览》一事,因事隔多年,记成了国文老师。毛泽东一生极爱阅读《资治通鉴》,他晚年曾对身边护士孟锦云讲,《资治通鉴》他读过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足见当年胡先生赠的那部《御批通鉴辑览》对他一生的影响有多深!

这段交往,胡先生曾多次与儿女们谈及,但由于没有留下详细的史料记载,一些出版物和影视作品中以讹传讹的现象比较多见,而胡氏后人对此一直保持缄默,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胡先生的嫡孙胡君履著文道出真相,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中组部原副部长、曾担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同志立即予以肯定,并将此观点写入他的著作中。这本《纪念胡汝霖先生(1865~1949)》,是胡君履先生晚年多方搜集、反复考证、精心整理出的成果汇编,为胡氏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线索和资料,而其中与毛泽东交往的史实,则填补了史学界在青年毛泽东研究上的某些空白。湖南文史研究室主任、长沙县政协原副主席伏家芬将胡汝霖先生赠毛泽东《御批通鉴辑览》一事,与《史记》中记载的黄石公授书张良一事相媲美,在《纪念胡汝霖先生(1865~1949)》序言中撰联一首:

《漫记》纪西行,经传马帐,书赠星城,慧眼能识雄才,留侯圮上逢黄石;

昔贤顷南楚,湘誉儒林,皖崇循吏,龙孙倘绳祖武,莪叟耆年赛赤松。

作者:长沙县史志档案局 周进银 袁汭文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