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故事|“打了铁颈根”的刘英:矢志不移跟党走

回望历史,照见初心!让我们透过那些永不褪色的初心故事,一起感悟长沙老一辈革命家们矢志不渝的信仰,吸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初心故事(六)

“打了铁颈根”的刘英:矢志不移跟党走

1997年,92岁高龄、出生于长沙县金井镇的刘英这样诠释自己的革命人生:“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艰难曲折而宽阔光明……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确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自己的心,尽了自己的力。如果说我有些许贡献,那也完全是在大时代的影响下,接受了党的教育、经过了实践锻炼的结果。”早在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刘英就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21日,长沙突发“马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悬赏捉拿“共产党首要”李维汉、郭亮、夏明翰、柳直荀等的布告贴满了大街小巷,城内各道路口都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军警,整个长沙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身份没有暴露的同志们也隐藏了起来。

刘英当时在湖南省总工会职工运动委员会任干事,共产党员身份是公开的。在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一个朋友家躲避了几天后,刘英决定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寻找党组织。她知道只有找到组织,才有希望。

在腥风血雨的环境中,寻找党组织的方法就是“碰”,在大街小巷转。遇到了同志,也许就接上了头;碰上了叛徒,就要掉脑袋。女同志找党还多了一重危险,因为进步女性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大多剪了短发,这就成了被捕捉的凭据。反动派在告示里用侮辱性的语言写道:“巴巴头万万岁! 瓢把子鸡婆用枪毙!”“巴巴头”是指妇女盘起的圆发髻,“瓢把子鸡婆”则是辱骂短发妇女。

刘英在后来的自述中回忆道:“我的头发已剪成男孩般短,假发辫是系不上去了。于是,我戴了顶学生帽,壮着胆子在街上转。一次过哨卡时,哨兵手一抬,摘去了我的帽子。我一惊、但很快冷静下来,大不了是砍头嘛,我既然冒险找党,就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没想到,哨兵只嘲弄地说了一句‘噢,是个瓢把子鸡婆嘛’就放行了。”她认为自己的学生模样,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

几经周折,整天穿街走巷的刘英终于“碰”到党组织,见到了在省委工作的老上级夏明翰、滕代远和省委书记彭公达等人。一位省委负责人问她:“敌人天天都在捕人、杀人,你怕吗?”她坚定地回答说:“怕就不来寻党了!”听闻刘英的寻党事迹,李维汉称赞其就像“打了铁颈根”似的,革命立场异常坚定。

 

▲1976年,张闻天、刘英夫妇留影于无锡梅园。

1928年,新婚燕尔的丈夫林蔚牺牲,刘英悲痛欲绝,但她没有被敌人的屠刀所吓倒,牢记血海深仇,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1934年10月16日,刘英作为红一方面军30名女战士之一,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在毛泽东等人的极力撮合下,次年冬,刘英与张闻天在瓦窑堡成婚。此后两人相濡以沫,携手革命40余年。

(“长沙党史”与“廉洁长沙”联合推出 长沙县档案馆供稿)

作者:
网站累计访问量: 770936 次
长沙党史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湘ICP备16011902号-2
主办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