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5月6日,章蕴出生在长沙西乡(今含浦镇)杨家冲。
1921年,生性活泼的章蕴来到长沙求学。“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长沙,章蕴显露出强烈的革命激情和出众的宣传才华。一天晚上,她在《通俗日报》社的屋顶平台向群众愤怒地揭露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当赵恒惕派人包围搜捕时,她早已机灵地从敌人的眼皮底下一溜烟跑得老远。
1925年,章蕴怀着满腔热忱来到政治风云激荡的汉口,同年12月,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开始了波澜起伏的革命生涯。
1926年7月,章蕴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受中共组织派遣,以小学教员的职业为掩护,担任处于地下状态的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负责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国民革命,反抗公婆虐待,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号召妇女剪发、放脚,甚至把裹脚布收集起来用火焚烧,以显示与封建势力决裂的决心。
不久,章蕴调任汉口市硚口区中共特区区委组织部长兼妇女部长。由于章蕴在组织、宣传工作上的卓绝才能和不懈努力,她身边很快聚集了一批女工积极分子。同时,章蕴的出色表现也得到年轻的区委书记李耘生的赏识,经组织批准,两人在危难之中结成伉俪,并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但无数的艰辛与磨难也接踵而至。
1928年春,李耘生受命担任南京市任市委书记,章蕴只好回长沙老家临产。章蕴临盆时难产,为安全起见,不敢去医院,只得请农村“接生婆”接生,结果,孩子没保住,她自已也大病了一场。
不久,章蕴得到李耘生在南京被捕入狱的消息,她顾不上身体虚弱,立即赶赴南京,寻找组织,营救丈夫。丈夫出狱后,章蕴努力挣钱养家,接济难友,自己生活却相当拮据。
1930年,儿子小宁出生,家中一无所有,只得让孩子睡在一只破箱子里,半夜起来发现箱盖落下来将孩子憋得奄奄一息,好在发现及时,小生命总算保住。
1932年4月,章蕴回老家待产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因叛徒出卖,时任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成为便衣特务搜捕的重点,李、章当时不在家,庆幸逃过一劫,但凶残的敌人还是带走了小宁和他从山东来治病的姑姑。
20多天后,章蕴忽然收到一份没有署名的电报,意即:“老李得传染病住院。”“住院”就是“被捕”。没几日,湖南的报刊又登出对章蕴的“通缉令”,她只好又到处“藏匿”。6月,她从报上得知南京枪杀了一批共产党员,其中一个姓朱的,正是李耘生的化名。
丈夫牺牲,和组织失去联系,加之幼子和小姑仍在魔掌之中生死不明,章蕴陷入极度的悲伤和孤独。然而,坚强的章蕴咬咬牙,将这一切埋进心底,并为自己立下了三条誓言:一、一定要找到党,回到组织的怀抱;二、除去做工作挣钱自已糊口和抚养遗腹女儿外,不做国民党的任何工作;三、不再结婚。从此,她开始了一生中最艰难的生活:从长沙一路到武汉,拣过烟叶,养过蜜蜂,当过长途电话的接线生……
经过4年的苦苦追寻,1936年,章蕴终于和党中央派到湖南重建党组织的袁仲贤联系上了。她见到袁仲贤的第一句话就是:“请组织分配我做最艰苦的工作。”很快,章蕴被委派到湘潭任中心县委书记。不久她把弟弟杜屏和杜剑秋都引向了革命道路(后来杜剑秋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杜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时候,在组织的协助下,章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小宁。
如此坎坷多桀的人生履历、艰险环境,铸就了女中豪杰章蕴。